另外,唐朝的蔡京曾写诗:“滴残紫塞风前泪,惊破红楼梦里心。”指的是闺阁女子思念边关爱人的深情,而清朝胡睿烈作的对联:“红楼春未启,越客梦初醒。”则道的是浓厚的思乡情。
一段时间以来,大众对周汝昌先生的观点深信不疑,一来因为迷信权威,二来觉得也找不到更合理的解释。但是对于这本书的作者问题,还有一些困惑,因为《红楼梦》现存最早见于乾隆十九年的手抄本,而根据各种史料考证,曹雪芹写《红楼梦》时大约只有二十来岁。人们很难相信,一个弱冠少年郎的学力和人生经历,能写出如此一本才华横溢的书。
例如书中“一年三百六十日,风刀霜剑严相逼”、“忽喇喇似大厦倾,昏惨惨似灯将尽”等描述情绪夸张的段落,加上对照红楼寓意妇女绣楼,如此扭捏多情,总觉得这本书,境界配不上才华。
但是潘重规先生给出了不同的解读。在他看来,红楼不是指妇女的绣楼,书中也不是讲男女爱恨、家族起落。相反,红楼的“红”影射前朝大明国姓“朱”,作者历经亡国之痛,所以书中夸张的情绪应该是反映了民族兴亡的沉重包袱。而书中的女儿们多指汉人,男子多指满人。因为满清入关后,下令汉人剃发易服,但女子的礼服仍是汉族的凤冠霞帔,这样穿着故国衣冠的女子是弥足珍贵的。
如果从这个角度看《红楼梦》,里面的一些描述突然变得有意义起来。贾宝玉爱吃胭脂好比国玺吃印泥,他身边的大丫鬟袭人象征着龙袍包裹住了国玺,林黛玉身亡之时正值贾宝玉和薛宝钗新婚,代表明清相争,等等。
无论哪种解读,《红楼梦》在文学上的成就都毋庸置疑。它妙笔生花,同时隐藏着沉重的历史包袱。如果在这生花妙笔中发现了这个包袱,赞叹中就不禁多了一份崇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