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具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西汉时期(西汉始见茶具)?

55
用户回答
茶具的概念最早出现在中国西汉时期。据西汉辞赋家王褒的《憧约》记载,茶具一词在汉代就已经存在。其中提到了茶具的使用,“烹茶尽具,酺已盖藏”是关于茶具的一条最早的史料。

茶籯是一种箱笼类器具。唐代陆龟蒙写有一首《茶籯诗》中提到了茶籯的特点:“金刀劈翠筠,织似波纹斜。”从这首诗可以了解到,茶籯是一种由竹制成的编织有斜纹的茶具。

茶舍多指茶人居住的小茅屋。唐代皮日休的《茶舍诗》描述了茶舍的情景:“阳崖忱自屋,几日嬉嬉活,棚上汲红泉,焙前煎柴蕨,乃翁研茶后。”古人煮茶常使用火炉(即炭炉),唐代则将煮茶的炉灶统称为茶灶。

古代茶叶的烘制器具称为茶焙。据《宋史·地理志》所载,“建安有北苑茶焙”是有名的。另外,《茶录》中记载,茶焙是一种由竹编成的器具,外包裹着箬叶。箬叶的作用是收火,这样可以避免茶叶被过度烘焙而导致变黄。将茶叶放在茶焙上烘制时,需要控制好温度和火候,这样才能保持茶叶的颜色和香气。

除了上述列举的茶具,各种古籍中还可以找到更多茶具的提及,如茶鼎、茶瓯、茶磨、茶碾、茶臼、茶柜、茶榨、茶槽、茶宪、茶笼、茶筐、茶板、茶挟、茶罗、茶囊、茶瓢、茶匙等等。根据唐代文学家陆羽的《茶具十咏》和《云溪友议》所述,古代茶具至少有24种。这段史料中关于茶具的概念与如今的茶具有很大的不同。